整形赋值给字符型
整形变量赋值给字符型变量时,整形变量会被隐式转换为字符型。此转换遵循以下规则:
如果整形值在字符型取值范围内(-128 到 127),则直接赋值。
如果整形值超出字符型取值范围,则会进行取模运算,取模结果作为字符型变量的值。
例如:
int a = 255;
char b = a;
由于 255 超出字符型取值范围,因此会进行取模运算:255 % 256 = 1,所以 `b` 的值为 1(ASCII 码中代表 'A')。
需要注意,如果整形值是负数,则会先转换为正数,然后再进行取模运算。例如:
```
int a = -255;
char b = a;
```
由于 -255 转换为正数为 255,因此 `b` 的值为 1。
精度损失
当整形值超出字符型取值范围时,可能会导致精度损失。例如:
```
long long a = ;
char b = a;
```
由于 超出字符型取值范围,取模运算后的结果为 128,所以 `b` 的值为 128(ASCII 码中代表 '?')。
因此,在进行整形赋值给字符型变量时,需要考虑是否有精度损失的风险。
将整数赋值给字符变量时,存储的位置取决于计算机的字符集编码方式。
在 ASCII 编码中,字符变量通常占用 1 个字节。当将整数赋值给字符变量时,它会被截断成 8 位无符号整数,并存储在字符变量的唯一字节中。例如,将整数 123 赋值给字符变量时,123 的二进制表示 为无符号 8 位整数,存储在字符变量中。
在 Unicode 编码中,字符变量通常占用 2 个或 4 个字节,分别对应于 UCS-2 和 UCS-4 编码。将整数赋值给字符变量时,它会被截断成 16 位或 32 位无符号整数,并存储在字符变量的相应字节中。例如,在 UCS-2 编码中,将整数 123 赋值给字符变量时,123 的二进制表示 为无符号 16 位整数,存储在字符变量的两个字节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整数赋值给字符变量可能会导致精度损失,因为整数可能会溢出字符变量的字节限制。例如,将整数 256 赋值给 ASCII 编码的字符变量时,它会被截断为 0,因为 256 的二进制表示 超出了无符号 8 位整数的范围。
实现整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的相互赋值
整型数据到字符型数据
将整型数据转换为字符型数据,可以通过将其强制转换为字符类型来实现:
```
char c = (char)i;
```
其中,c 为字符变量,i 为整型变量。转换后,整型变量的值将被存储为字符变量中对应的ASCII码。
字符型数据到整型数据
将字符型数据转换为整型数据,可以通过使用数字转换函数 `atoi` 或 `strtol` 来实现:
```
int i = atoi(s);
int i = strtol(s, NULL, 10);
```
其中,s 为字符变量,i 为整型变量。这两个函数都会将字符变量中的数字部分转换为整型值。`atoi` 函数将字符串中的所有数字转换为整型值,而 `strtol` 函数允许指定数字的进制。
示例
```
int i = 123;
char c = (char)i; // c = '{'(ASCII码 123)
char s = 'a';
int i = atoi(s); // i = 97(ASCII码 'a')
```
注意事项
转换整型数据到字符型数据时,会丢失整型变量的小数部分(如果有)。
转换字符型数据到整型数据时,字符串必须包含合法的数字字符。如果字符串中包含非数字字符,转换结果可能不正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