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颌的建立与多种因素密不可分,包括:
1. 遗传因素:
颌骨形态和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基因决定,遗传因素对颌面发育的影响约占50%。
2. 环境因素:
环境因素包括营养、吸吮习惯和口呼吸等。营养不良会影响骨骼生长,而不良的吸吮习惯和口呼吸会改变颌骨的正常发育方向。
3. 功能因素:
咀嚼、吞咽和发音等功能活动对颌骨发育具有刺激和塑形作用。正常的功能活动促进颌骨的健康生长。
4. 内分泌因素:
生长激素、性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对颌骨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。内分泌失调会导致颌骨发育异常。
5. 呼吸因素:
鼻塞或扁桃体肥大导致的口呼吸会对颌骨发育产生负面影响,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、下颌骨发育过度。
6. 神经系统因素:
神经支配异常也会影响颌骨发育。三叉神经损伤或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颌骨不对称。
7. 排牙因素:
牙列是否正常排列对颌骨发育有影响。牙齿拥挤或错位会导致颌骨发育异常。
8. 咬合关系:
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对颌骨生长有反馈作用。正常的咬合关系促进颌骨和谐发育,反之亦然。
因此,正常颌的建立需要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功能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。只有这些因素协调作用,才能保证颌骨的健康发育,形成美观且功能正常的颌面形态。
正常颌六要素
在正畸治疗中,Andrew 于 1972 年提出了“正常颌六要素”的概念,描述了理想颌面的六个关键特征:
1. 中线对齐:上颌和下颌的中线与面部中线一致。
2. 正常覆合量:上颌盖住下颌 1-2 毫米。
3. 正常覆盖量:上颌牙齿盖住下颌牙齿 2-3 毫米。
4. 犬齿锁定:上颌犬齿紧贴下颌犬齿的颊侧。
5. 功能性咬合:上下牙齿接触良好,提供正确的咀嚼功能。
6. 适当的牙弓形态:上颌和下颌牙弓呈半椭圆形,没有拥挤或间隙。
这六个要素对于保持面部美观和口腔健康至关重要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出现异常,可能会导致咬合问题、颞下颌关节紊乱症(TMJ)以及其他颌面异常。
正畸治疗的目标是纠正颌面异常,将咬合恢复到正常状态。通过使用牙套或其他矫治器,正畸医生可以移动牙齿,调整颌骨位置,并恢复正常的颌面平衡。
实现正常颌六要素可以改善面部轮廓,增强咀嚼功能,并降低发生口腔健康问题的风险。因此,正畸治疗在恢复和维持颌面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正常颌的六要素
1. 三维(3D)骨性关系: 上颌骨和下颌骨在三个维度上的关系正常,包括矢状向、垂直向和横向。
2. 牙弓形态: 上牙弓呈半圆形,下牙弓呈抛物线形,且两牙弓能很好地咬合。
3. 牙合关系: 上颌牙齿与下颌牙齿的咬合关系正确,包括覆合关系、覆盖关系和尖窝关系。
4. 唇齿关系: 上唇覆盖下唇1/3左右,牙齿整齐排列,无错位和畸形。
5. 功能因素: 咀嚼、发音、吞咽等功能正常,无任何障碍。
6. 面部美学: 颌面形态和牙齿排列与整体面部美学相协调,符合的和谐性和平衡性。
满足这六要素的颌面被称为正常颌,它不仅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,也对整体健康、美观和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