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德鲁斯正常颌六项标准
安德鲁斯正常颌六项标准是 1972 年由美国著名正畸学家拉弗·安德鲁斯博士提出的,用来评价人类颌骨和牙齿的正常形态、大小和位置关系。这六项标准为:
1. 第一恒磨牙中线关系: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颊侧尖尖应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侧沟。
2. 切牙覆盖关系:上切牙唇面的切缘应覆盖下切牙唇面的三分之一。
3. 牙弓宽度比例:上颌牙弓宽度与下颌牙弓宽度的比例应为 8: 7。
4. 磨牙平面角度:上磨牙平面与咬合平面之间的夹角应为 17 度。
5. 磨牙合面平坦度:上磨牙合面应相对平坦,而下磨牙合面应呈中央尖窝状。
6. 犬牙轴倾:上犬牙长轴与咬合平面的夹角应为 50-60 度,下犬牙长轴与咬合平面的夹角应为 30-45 度。
安德鲁斯正常颌六项标准是正畸学中重要的参考指标,用于诊断和评估颌骨和牙齿的异常情况,制定正畸治疗方案。这些标准有助于正畸医生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和美观的外观,实现良好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和谐。
正常颌的建立
正常颌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:
1. 遗传因素:
颌骨的发育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基因的影响。遗传因素可以决定颌骨的骨量、生长模式和牙齿的大小。
2. 环境因素:
环境因素对颌的发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营养不良、内分泌失调和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生长。例如,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软化症,影响颌骨发育。
3. 肌肉功能:
咀嚼肌和舌肌的正常功能可以促进颌骨的生长和塑形。咀嚼硬质食物和正确的吞咽姿势有助于颌骨的平衡发育。
4. 鼻呼吸:
鼻呼吸通过促进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,对颌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。长期口呼吸会导致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前突。
5. 乳牙的排列:
乳牙的排列模式可以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。乳牙拥挤或错位可能会导致恒牙颌骨发育异常。
6. 习惯性动作:
一些不良的习惯性动作,如吮吸手指、咬嘴唇或舌推,可能会导致颌骨畸形或牙齿错位。
7. 颌骨生长:
颌骨的生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从出生到青春期达到高峰。颌骨的生长模式和速率因人而异,需要时刻监测。
正常颌的建立受遗传、环境、肌肉功能、鼻呼吸、乳牙排列、习惯性动作和颌骨生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。通过关注和干预这些因素,可以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,避免颌骨畸形和牙齿错位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