瘦肩针注射方式、配比及风险
瘦肩针是一种注射到斜方肌的肉毒杆菌素,用来减少斜方肌的体积,从而使肩膀显瘦。
注射方式
清洁和消毒注射部位。
使用细针在斜方肌的不同位置注射肉毒杆菌素。
注射部位可能有轻微疼痛或不适。
配比
瘦肩针的配比取决于斜方肌的大小和所需减少的体积。通常,一个注射点注射 20-50 单位的肉毒杆菌素。
风险
瘦肩针注射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程序,但仍存在一些风险,包括:
疼痛和肿胀:注射部位可能有轻微疼痛和肿胀。
瘀青:注射可能会导致局部瘀青。
肌肉无力:注射可能会减弱斜方肌的力量,导致肩膀活动受限。这种无力通常是暂时的,会在几周内消退。
感染:注射部位感染的风险很低,但可能发生。
过敏反应:对肉毒杆菌素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。
双重睑:瘦肩针可能扩散到前额,导致双重睑。
注意事项
瘦肩针注射应在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行。
注射后避免剧烈运动或按摩注射部位。
注射后 24 小时内避免使用非处方止痛药,因为这可能会增加瘀青的风险。
如果出现任何不寻常的症状,如严重的疼痛、发红或肿胀,应立即就医。
瘦肩针注射点位分布图
瘦肩针注射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过注射肉毒杆菌素来阻断神经肌肉传递,使肌肉松弛,达到瘦肩效果。注射点位分布图如下:
前束:
两端:肩部前部外侧,肩峰上方。
中间:肩部前部中部,锁骨上缘。
中束:
上中点:肩部中部,肩峰垂直下方。
下中点:肩部中部,前臂下垂时肩部内侧突起处。
后束:
上方:肩胛骨外缘,肩峰水平线处。
中间:肩胛骨外缘,胸廓第7肋骨水平线处。
下方:肩胛骨外缘,胸廓第9肋骨水平线处。
注射注意事项:
由专业医生操作。
注射前充分清洁消毒注射点位。
注射深度应适中,以避免损伤血管或神经。
注射后局部加压止血,防止血肿。
注射间隔通常为3-6个月,根据个人情况而定。
术后护理:
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。
注射部位避免冰敷或热敷。
保持注射部位清洁,防止感染。
避免按摩或挤压注射部位。
禁忌症:
孕妇或哺乳期女性。
神经肌肉疾病患者。
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。
局部感染者。